Will Wang:Partner @genventurecap - engaged investor build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rustless value networks and machine economies. link3.to/willwang
正文:
一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主流金融系统之外的“诺亚方舟”
中本聪造了第一艘诺亚方舟,诺亚方舟的定位是,当主流金融系统出现问题时,或者有中间受信第三方作恶或者出问题时,这艘船也能载人。
但船并不能开得快并且油费巨大。因为这台诺亚方舟停在了公海上,所以它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变成了一个管不到的赌场,于是类似币安们的船夫们就把赌客运到了这艘船上,甚至自己也造了艘,于是大家都来公海上搞赌场。
水涨船高的时候大家很开心,什么样的船都能承载;vitalik 提出说,这船不能只停在那里做赌场,还得能开起来,油费也得便宜,并且最好船上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功能要搭起来,于是央行,银行,证券公司等等,还是金融功能居多,偶尔有人搞搞艺术搞搞公益众筹啥的。
但是,以太坊这艘船还是开的太慢,虽然有其他的船能开的比较快,但是那些船上没什么人,总有漏洞或者船身不稳,大家不怎么敢去,偶尔就是上去领个入驻奖励就立马下船了。最近公海附近的国家政府开始派人来收税和管理了,不服的还得炮火轰你,原本在船之间做物流生意的物流船都撤了一大波,导致那些小诺亚方舟们都没客人了。
vitalik 也再次强调了,我们必须尽快将船开起来且油费便宜,上船的梯子一定要简单方便可靠。其实公海边的政府过来打击也不是说他们很强,其实他们自己因为十几年的债务问题,陆地上也快火山喷发了,只不过他们还在做最后的疯狂。但是公海上的诺亚方舟们,如果继续做赌场,那么虽然总有客人来来去去赚钱亏钱,却也无法承载起一旦火山喷发所来的海啸和新的船客。
所以,船必须尽快能够高效安全的开起来,真正做到为船客大批量上船的诺亚方舟。这就是我们基金的投资主题:让诺亚方舟好好开起来。
二 区块链技术是正在如何解决人类的三个“重要命题”的
其实加密的应用一直非常真实实在,并且都在解决人类的一些核心命题。
加密行业的主要市值由三部分组成,即大几千亿比特币,两三千亿以太坊,一千亿稳定币,也正好代表着三类最大的应用场景:
比特币的核心应用是“以数字稀缺为背书的无国界流动性承载”;比如过去十几年的美元超发,比特币相当于一个纳斯达克指数一样,承载的流动性的溢出;那么未来这个命题会如何延展,就看后美元超发时代,美债的债务危机如何爆发,届时比特币是否能够承担起一个无国界且低门槛持有的数字黄金,将是其回归早期愿景和本质的时候,这个基本可以看到10x的Beta(假设1%的全球流动性财富的风险转移),同时比特币也是对于个人账户可能因为地缘政治和潜在战争而被限制的一个备份或者对冲手段,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期下,这也会越来越被看重。
以太坊的核心应用是一个“能够用来支付的金融服务云计算股票”;这些金融服务包含各种在公海上运行的交易所即各类赌场们;币本位的4%的无风险利率,加上本身作为链上原生金融资产的计价单位,已经颇有地位;以太坊的长期价值取决于这些金融服务的进化,是否可以真正进攻到无国界金融的核心战场,比如我一直看好的,将在陆地上运作的超过10%利润率的各种金融中介业务给公共物品化,比如将彩票这一个3000亿美金的业务给公共物品化,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区块链生态,从开发者角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无差别合作体系,仔细想想,现在拿着一个中国护照,可以加入OpenAI来贡献吗,反之亦然,全球技术领域因为数据和智能化而走向本地化和政治化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也只有加密领域,协作依然是无差别的。
稳定币的核心应用是一个“在银行体系不作为或者无法作为时的资本流通方案”;尤其是在本国发币贬值且本国外汇管制或者外汇稀缺的国家的人,稳定币是重要的选择;Tether交易额超过VISA,也是由于全球贸易中的结算所推动的,中国义乌商贩们就是其中主力;对于阿根廷人和土耳其人来说,美元稳定币当然是更香的选择,这也是在他们本国金融体系本身无法给予的。最近看到非常多的稳定币“余额宝”的可能性,以及更加完善的onofframp的解决方案,都是令人兴奋的。
总结一下,比特币属于对冲流动性过剩和个人资产受限的人群,以太坊属于参与到公海金融体系和开源技术信仰者的人群,稳定币属于外汇管制和本币贬值严重国家的人群。这三个分别属于全球战争风险,全球金融债务危机,无国界技术协作,资本流动和抗通胀。这些哪些不是大命题呢。所以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对得起成本相对较高的去中心化方式,才对得起技术和自由的信仰。
以上命题的解决方案,目前都还有各种摩擦和急需提升的地方,这些都是硬骨头,需要有识有胆的人来做,未来十年,各种新兴技术都会让我们生活产生巨大变化,而加密也必须承担起重要责任:成为主流金融系统出现问题时的PLAN B,人类金融体系翻船时的诺亚方舟。
三 价值网络的大航海时代:公海金融网络的未来应用
区块链和加密行业已经存在了至少15年,作为投资人,在这15年里,我们经历了无数所谓赛道,有持续几年的,也有持续一个季度的;而加密目前来看,甚至可见的要比移动互联网这个赛道还要长存,这其中,或许埋藏着一些普世的用户需求,甚至是人性的底层,在此我试图来总结是这三项:
1. 功能性/理性(自由):比如不受限制和约束的实现行为能力
2. 情感性/感性(意义):比如关于价值归属和终极目的的追问
3. 生物性/兽性(成瘾):比如化学和生物性的依赖和无法摆脱
很多长期存在的消费品品牌,尤其是以烟酒糖茶黄赌毒为基础的消费品,都会试图在这三个方面去塑造。而区块链及其应用在过去15年里始终存在并且此起彼伏,它必然满足了这些点:
1. 资金流通的自由度
2. 去中心化的意义感
3. 参与随机性的成瘾
所以这些基础动力驱使着它在公海上的发展。
回到公海这个话题,在公海上,最原始和野蛮的场景是什么?
1. 洗钱
2. 逃税
3. 设赌
其实近年来的陆地监管趋势,就是围绕着这三点展开的:
1. KYC和AML
2. 纳入税务体系
3. 证券定义和透明合规
同时陆地上的权力机构也对于Binance这样的公海最大玩家试图在陆地上设立相应机构的野心予以了反击
1. Binance US,相当于在陆地上“开场子”
2. BUSD,相当于“海关”
有一种明显的要你剃发称臣却也不会让你登岸的味道。
其实公海的业务之所以会存在,除了基础人性之外,尤其是在当下和未来尤其重要,是因为:
1. 逆全球化的进程下全球金融的发展和进化脚步迟缓以及各国CBDC标准的五花八门
2. 地区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用于制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对个人财富的行政性掠夺
3. 在美元潮汐下的发展中国家的脆弱的外汇支付能力和在开放和封闭两难中的金融系统
4. 以保守和封闭的地缘政治思路来看待在数据化和智能化时代的技术风险和价值分配
5. 零八年金融危机后的货币超发和通胀危机尚未解除并且可能引发更大的债务危机海啸
这都导致了:
1. 传统全球货币体系并未真正进入数字时代
2. 个人财富在传统金融体系内依旧没有保护
3. 弱国小国国民无法接入和受到体系的剥削
4. 全球技术协作被迫因为数据政治化而中断
在蛮荒时代,公海的主要业务构成是海盗,但无论是客观发展规律还是主观向善期待,我们相信这些海盗业务的另一面,也是这一技术所带来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素质和伟大机遇,是非常明确的这三样:
1. 自由结算:是否可以建立一套解决主流金融系统无法实现和有明显缺陷问题的新网络?
2. 技术共享:是否可以将公海贸易中的税收给到致力于建设和保护这一贸易体系的人们?
3. 随机公平: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甚至比陆地上的金融和游戏交易系统更透明公正的体系?
要实现以上这些蓝图,就和我们目前在看的技术和产品有关了:
1. 如何使得全球结算的效率进一步提升(Scalability),layer2?除了Layer2,新兴的效率技术(比如AI)到底如何助力于这个行业的效率提升?
2. 如何能够让技术发展的价值被网络建设者捕获(Security),这里security两个含义,一个是证券化,类似LSD和RWA,一个是安全保护,这两个都非常需要。
3. 如何能够将区块链的透明和治理技术运用到金融应用中(Application),perps?lottery?比如如何建立更透明的交易设施,而不是老被CEX插针或者总是在trust里理财。
最后,我想说:人性本善,科技向善,上善若水,止于至善。
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公海之广阔,也反衬于陆地之狭隘。技术若水一般滋润万物,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区块链和加密行业有这个潜力。
事在人为,道路是建设者可以选择的。我相信,区块链绝对不是什么改变互联网的Web3,那是一个用来骗骗小孩子的概念,但我们已经看到,这一技术和背后的建设者们,正在海洋上织起一张新的价值流通的网络,如果非要叫Web3,那么Web2和Web1是之前的主权国家内的金融网络和主权国家之间的两张金融网络而已。
————————
联系作者:willwangtf
声明:本文为学术讨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